沿

開美術館特區的豪宅區不久,就會抵達高雄市立美術館,早期這裡是著名的內惟埤,是一個相當大型的灌溉用埤塘。後來經過高雄市政府的規劃,將美術館與內惟埤濕地相結合,而成為美術館園區的一部分。雖然此站被規劃為美術館站,但實際上車站本體是在美術館園區的西南側,緊鄰於西側的大榮中學。早期的台鐵車站大多以地名來命名,然而隨著鐵路捷運化的施行,開始以附近的重要地標來命名,如:汐科車站、長榮大學站、美術館站、...等。目前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已經開始施工,未來台鐵美術館站將與高雄輕軌及綠園道相結合,成為人行道及自行車道的綠帶示範區。
美術館車站
一、車站本體:
  下潛式地下車站。
二、車站設施:
  島式月台兩座。
三、車站周邊:
  (一) 內惟埤濕地。
  (二) 高雄市立美術館。
  (三) 私立大榮高工。
  (四) 青海陸橋(已列入拆除名單)。
  (五) 馬卡道路。
  (六) 翠華路。

Museum-of-Fine-Arts.png

車站介紹
  美術館車站,位於內惟車站的南方,車站本體座落在美術館路、馬卡道路、翠華路及青海陸橋所圍成的長方形區塊內,未來此區塊將會有高雄輕軌通過。

  由於美術館不是一個地名,而是一個地標的名稱,因此車站的英文拼音不再使用漢語拼音,而是直接以美術館的英文來命名-「Museum of Fine Arts Station」。

  車站本體目前規劃有兩處出入口,其中北側的出入口面向西藏街,出入口上方以類似弧形鋼構橋的方式興建,並搭配玻璃帷幕外牆及寬廣的人行空間。

  至於南邊的出入口看起來就罷氣許多,使用了大範圍的玻璃帷幕牆施作,並搭配混凝土的底座及大門,使出入口相當氣派。透明玻璃帷幕的造型,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工照明,達到省電的功效。

  車站對於身障人士來說相當友善,雖然南側的出入口沒有設置電梯或電扶梯可以通到穿堂層,但卻設有彎曲的斜坡道。斜坡道上有透明的玻璃帷幕屋頂,白天採用自然採光,夜間則採用人工照明。

  至於車站的北出入口,雖然只有設置樓梯而沒有身障人士專用的坡道,但是卻設有電梯可以通至穿堂層。電梯的位置就位在北側出入口旁,橘色的方柱體建築內。

  雖然美術館車站是下潛式車站,但主建築物仍然有凸出地面,打造類似斜坡的構型,並覆土以種植草皮。其屋頂的覆土層下方有施作防水層,以防止水分滲入建築物內。

  南出入口的斜坡略帶有彎道,斜坡下方的空間即為穿堂層的付費區,此種具透視性的設計風格,在高雄地下化的通勤車站中算是相當罕見的。

  踏入美術館的南側出入口,走上無障礙斜坡道,就像進入美術館欣賞畫作一般,一幅巨大的作品就呈現在眼前。這是陳其寬的作品-《九十度迴旋》,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協助下,成為美術館車站的公共藝術作品。

  此巨幅的拼貼公共藝術作品其實不只有側牆,尚包括穿堂層的地板,如果從北出入口的台階頂端透過廣角鏡頭,才可以將整個作品完全收錄。全片幅相機建議使用鏡頭為14-24mm焦段,APS-C建議使用11-20mm之焦段。

  北出入口與穿堂之間,以三向的大型樓梯連接,而且並沒有設置電扶梯或電動步道,若有攜帶大件行李或行動不便的旅客,建議使用北出入口旁邊的電梯。

  由於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已經開始動工,因此當台鐵地下化後不久,鐵道局的工程車即開始進行電車線的拆除作業,不久也將進行軌道的拆除。至於美術館路與明誠四路間的馬卡道路,也因為綠園道施工的關係,必須全線封閉。

  雖然車站被定位為簡易通勤車站,但卻有三等車站的規模,其穿堂層設有售票窗口及各種電子票卡的加值窗口,但是不能購買一日地下車站周遊券。

  美術館車站僅有設置一部區間車自動售票機,而且不能使用紙鈔交易,只能使用台鐵販售的儲值磁卡及硬幣。此販賣機西部幹線可以購買最遠至斗六的區間車票,屏東線可以販售至枋寮的區間車票。另外沙崙支線各站:長榮大學及沙崙因西幹線欄位不夠,因此被放置在屏東線內。

  車站設有唯一的商場空間,不過現在還沒有規劃商家進駐。雖然現在行動電話已經相當普遍,但車站穿堂層仍設有三部公共電話供旅客使用,但使用率應該不高。

  穿堂層末端的右側為洗手間及哺給乳室,旁邊藍色的部分為通往地面層的電梯。在電梯旁邊設有3C專用USB充電桌,此充電桌僅能供電子用品充電使用,不提供放置重物或乘坐。

  美術館車站的付費區入口並沒有設置自動化的驗票閘門,僅單純設置進/出站的讀卡機,此讀卡機可支援一卡通及悠遊卡等常見的電子票證。若旅客是使用周遊券進出車站,必須交由驗票人員查驗。

  車站的天花板由圓柱形的鋼骨支撐,下方並搭配圓弧形的木飾板,各式的指標及旅客資訊系統也懸掛在木飾板下方。而為了增加採光面積,在南出入口的坡道上方,設有大面積的透明天幕。

  進入車站的付費區後,通道將分成左右兩側,其中左側為第一月台(南下),右側為第二月台(北上)。付費區內設有候車椅,不過數量並不多。

  高雄地下化車站從高雄以北(含高雄)皆採用這種不鏽鋼外框的候車椅,取代早期的塑膠椅,質感大為提昇。候車椅旁邊的兩支柱狀體,其實是空調的出風口,分別設在穿堂層通往第一月台的電梯南側及北側。

  美術館車站大致可以分成三層,包括地面層、穿堂層及月台層,其售票窗口及商業空間位在穿堂層,過付費區再往下即為月台層。

  美術館車站的月台層配置與鳳山車站相類似,都設有兩座島式月台、兩股正線、兩股副正線及橫渡線。大部分列車都在東正線及西正線上行駛,除非有待避需求才會進入副正線。

  高雄地下化車站在啟用初期,都有令人詬病的揚塵問題,以內惟車站及科工館車站來說,揚塵問題相當嚴重。站務人員在執勤時還得自備口罩,以避免落塵影響身體健康。

  其灰塵主要是由柴油動力系統列車的廢氣結合直結軌道(ちょっけつきどう)的混凝土碎屑、地下隧道的粉塵所組成,由於地下隧道是一管狀的封閉結構,因此灰塵不容易向外逸散,必須靠人工清理或抽風設備改善。目前經過鐵路局及一些廠商的清理後,揚塵問題已經改善許多。

  島式月台的優點就是調度方便,列車可以有待避空間而不會影響到正線上運行的車輛。但施作成本較高,而且月台上的空間會因為兩股軌道的關係而較為狹窄。以屏東車站為例,其月台上行車室旁邊的空間就很狹窄,因此列車通過時站務人員都會宣導旅客不要在行車室附近逗留。

  美術館車站做為台鐵地下化的特色站,月台層的候車座椅當然得和其他車站有所不同,其材質為花崗岩,並與消防栓的外框合而為一。月台上的立柱為白色圓柱,類似一般的捷運車站。

  軌道正上方的天花板有四排正方形的孔洞,並沒有通到上方的穿堂層或地面層,只是特殊的造型罷了。月台末端可見的紅色燈號,為出發號誌機。列車進出美術館車站,將依序通過閉塞號誌機、ATS標、進站號誌機及出發號誌機。

  美術館車站的島式月台其實還蠻寬的,在一些設施附近,如樓梯、電扶梯通道、儲藏室或行車室等,都與月台邊緣的黃線保有一小段距離。但當對號快車或區間快車高速通過月台時,仍然會有很明顯的風壓。

  美術館車站僅於第二月台北端設有行車室,因此站務人員必須在第一月台及第二月台間來回移動;站務人員僅維持旅客上下車時的順序,不負責開車號訊及開車鈴的操作,列車的開車提示仍必須由列車長負責。另外軌道中央可以看到的黃色方塊,即為最近相當常上新聞版面的ATP地上感應端子。

  美術館車站位在高雄市鼓山區,其距離內惟車站約1.7公里,距離鼓山車站約1.2公里。就停靠列車來看,目前只有停靠區間車,至於區間快車則直接通過。

  透過望遠鏡頭向南方看去,可以看到軌道在離開美術館車站後即帶有向下的斜坡,遠方還有一處不小的彎道。在彎道的末端可以看到的亮光處,為鼓山車站的第二月台(北上)。隧道壁上的長方形標示,為鼓山車站的預告牌,每一百公尺設置一支,且隨著接近鼓山車站而遞減。

  往北上的方向看去,可以看到不小的彎道及隱約可見的兩條橫渡線。也由於美術館站北有彎道,因此無法直接看到內惟站的月台層。

  位於副正線上的號誌預告機,屬於從屬號誌機。至於閉塞號誌機、出發號誌機、進站號誌機、...等,皆屬於主號誌機,由於有些主號誌機無法讓司機員於有效距離內瞭望,因此就必須設置號誌預告機,其顯示必須與主號誌機連動。平安:主號誌機綠燈,號誌預告機燈號排列為垂直。險阻:主號誌機顯示紅燈,號誌預告機燈號排列為水平。注意:主號機顯示黃燈;號誌預告機顯示為斜45度(右上左下)。

  到了夜晚的美術館車站,大量的人工照明被點亮,使得車站內外透露了不同於白天的氛圍。從北邊的出入口往穿堂層的方向看去,其斜坡道的曲線正好與天花板上的弧形結構相結合。

  南出口於夜間時的室內人工照明由於受到玻璃帷幕的關係而偏黃色系,車站本體採用類似「水波」的造型,並搭配「藝風之美」作為設計主題。

  車站出入口後方的斜坡道在夜間時其扶手及旁邊的公共藝術作品-《九十度迴旋》都有燈光點綴,漫步於斜坡道上享受著夜間悠閒的氣氛。

  美術館車站的人行道採用鋼性舖面,也就是混凝土舖設而成,這種舖面的好處為不容易損壞,但夏天走在上面會相當炎熱且刺眼。在一些論壇上常可以看到高雄地下化車站周邊綠化不足的問題,希望未來綠園道完工後能夠改善。

  跨過縱貫鐵路的青海陸橋,就在美術館車站的南方,目前橋下的縱貫鐵路舊有軌道已經全部拆除,未來此橋樑在完成地上物拆除後也將功成身退。根據高雄市政府的規劃,青海陸橋將在市長選舉後開始施工拆除。

  美術館車站的大型通風井、緊急逃生設備及消防設備都在青海陸橋南側,不過這裡受限於舊有鐵路的關係,仍然未完成施作。至於旁邊的縱貫鐵路舊有路線,已經拆除完畢(2018年11月2日實地踏察)。

  美術館車站亦有規劃免費的機車停車格,就位在青海陸橋南邊的緊急出口旁,不過目前畫設的停車格數量並不多,未來輕軌及綠園道完工後應該也不會擴充。

  高雄市立美術館車站就位在台鐵美術館車站的東北側,在地圖上看起來頗進,但因為綠園道尚未施作完成,因此要到美術館園區仍必須步行至西藏街。未來綠園道完成後,遊客就可以沿著馬卡道路步行,路程會縮短許多。

  要從美術館車站步行至高雄市立美術館或內惟埤濕地文化園區,建議從美術館站的北出入口出站,距離會比較近。出站後沿著翠華路向北走,左邊的建築物即為私立大榮中學。

DSC_9354_Enhancer.png

  續往北走即可以看到西藏街,右轉即為昔日的美術館路鐵路平交道,其平交道上的設施,包括:遮斷器、警報鈴、列車來向預告牌及監視設備都已經拆除,僅剩限高門架仍未拆解。

  緊鄰美術館車站的縱貫鐵路平面軌道已經完全拆除了,只剩下大量的石碴還未開始清運。未來高雄輕軌將沿著美術館車站旁的路廊北上,之後右轉沿著美術館路東行,然後再接上大順路,完成環狀軌道路線。

  若是從美術館站到高雄市立美術館園區,第一個看到的主建築並不是高雄美術館的本館,而是兒童美術館,其建築的規模較主館小一些。

  美術館園區的範圍相當大,其中包括位在美術館主館北方的內惟埤濕地文化園區,沿著步道散步至濕地還會經過雕刻公園,其中公共藝術作品-《我們有愛(We Have Love)》吸引了自己的注意。

  內惟埤為高雄市最大的人工灌溉埤塘,其源頭主要引自蓮池潭,在後來的幾次開墾後,內惟埤面積逐漸增大,全盛時期最大面積為32甲。

  現在內惟埤的面積已經縮小不少,重要性也大不如前了,在併入美術館園區後,其人工濕地的面積約三公頃。雖然面積縮小,但自然生態仍然相當多元,可以見到大白鷺、小白鷺、白腹秧雞、白頭翁、...等鳥類及各種淡水魚類,如:大頭鰱、吳郭魚、...等。

  走進內惟埤旁的環湖步道沒多久,就遇到一隻大白鷺,其細長的脖子再加上碩大的身驅,讓經過的遊客無不驚嘆。在非繁殖羽時期(冬羽),其全身羽毛為白色,眼先為深綠色(繁殖羽淺綠色),鳥喙為黃色(繁殖羽為黑色)。

  大白鷺平常都會水邊觀察水中的魚群,並將頸部縮成S形,若發現水中的魚群已進入攻擊範圍,就會彈射插入水中啄食。在湖濱步道看了幾次,大多數都以失敗收場。

  經過幾次的努力,終於有抓到一隻很小隻的魚,由於距離實在太遠因此無法得知所抓到的魚種。有時候內惟埤的水鳥們若抓不到魚,也會吃遊客所留下的食物殘渣。

  大白鷺在覓食期間突然被小孩子嚇到,起飛的瞬間。與大白鷺相似的品種為小白鷺,但小白鷺的腳趾為黃色;大白鷺的腳趾為黑色。另外大白鷺的繁殖羽頭部後方並不會有飾羽,但小白鷺的繁殖羽會有兩條飾羽。

  在台灣各水田及埤塘都很常見的「紅冠水雞」,距離岸邊實在太遠只能勉強拍攝。紅冠水雞的雄鳥喙部至前額的基部全為紅色,嘴尖為黃色,搭配全黑的羽毛,真的相當漂亮。

  沿著內惟埤旁的步道續往前走,就會來到高雄市立美術館的主館了,其內共分成地面層四層及地下層一層共五個樓層,並設有十六個展示廳(分佈於地上一樓至地上四樓)及兩個多目的室(分別位於地上二樓及地上四樓)。


寫在後面
  由於台鐵美術館車站附近目前並沒有規劃公車路線,要搭乘市區公車必須步行至西藏街上的大榮高中站牌或美術館路上的青海美術南二路口站牌;未來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完工通車後,要前往市區i或轉乘捷運會比較便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CSWOA 的頭像
    ACSWOA

    隨筆.隨想

    ACSW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